第153页

因为列国之间的战争发生得太频繁,满天下都找不出任何两个没有交过战的国家。为了保证自己的军路畅通,及时增援,传递军情,运送辎重粮草,列国不得不重视道路修缮情况。又因为随着铁器的日益普及,船舶制造业也有了长足进步,所以列国也纷纷清淤通渠,设立河丞等官,保证航路畅通。

交通方便了,往来就方便了。春秋时普通秦国人很可能一辈子都听不到「宋国」这个国名,到了眼下,就连市井孩童都能从口音服饰上分辨往来商贾的国籍。

如此稀松平常的使者,有什么好担心的?

「我是无所谓,」赵奢语带惊疑,「你就不怕他们知道你没死?」

「非但要让他们知道我没死,还要让他们为此感到恐惧。」我冷冷道。

「那……我们也待不了多久了。」赵奢嘆道,「大梁真是个以桂为薪,以玉为食的地方啊!」

我也有些无奈。偷的粮食又带不出来了,这个时代又没有银行之类的金融机构。我们在魏国虽然住的是公家的中舍,免费提供住宿餐饮,但是吃肉吃菜都得自己去市集购买。

我们赵国人习惯肉食,而且在赵国牛羊猪肉都不算贵,以我们的工资待遇从不用刻意节制。到了魏国之后对此深感无力。魏国是标准的四战之地,虽然占据了肥沃的农耕土地,但是仗打得多了,人力资源不够,田里的亩产较低。国内的畜牧业弱得可怜,所以肉类紧缺。牛肉是压根看不到的,猪肉和羊肉也要比邯郸贵上两三倍。

听说大梁比邯郸雄阔十倍,不过我没见过。作为一个赵国人,我怀疑是魏国人吹牛。

「狐子,真要走的话,你想过去哪里么?」赵奢问我。

我在脑中算了一下时间,反问道:「现在是燕王职十七年了吧?」

赵奢道:「我哪里知道?不过十几年差不多吧。」

「我在赵国时就听说燕王求贤若渴,」我道,「那儿离赵国又近,不如就去燕国吧。」

赵奢声音苦涩:「狐子以为,我们还有回归故土的那天么?」

「怎么没有?」我笑道,「非但要回去,我还要让赵何郊迎,赵胜御车,让那些害死我妻儿的人血债血偿!」

赵奢没有接话。我不知道他的表情如何,不过他很快就用一种惊恐的语调道:「大司寇,你面带微笑地说这么残忍的事,让人烈日之下犹发寒慄啊!」

我知道他在开玩笑,跟着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过了两天,赵国使者果然到了。

他带来了赵王给魏王的信件,没有提及沙丘的事,只是说赵国一切都好,请魏王安心抵御秦国,一旦有事赵国责无傍贷地在精神上支持魏王。同时使者也暗示魏王,最近是不是有一些赵国的叛臣来到贵国啊?本着贵我两国的深厚友谊,如果有赵臣来了,千万要引渡回去哦。

诚如我早就说过的,君人者都是一帮逆反心理严重的问题老中青少年。魏王遫恐怕都忘了自己的国宾馆里还住着两个赵国的大臣,见完了赵王使者之后,他问左右大臣:「最近有很多赵国臣子来奔么?可有什么贤人?」于是魏齐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地站出来说:「有赵国大司寇狐婴、内史赵奢,举族来奔。」魏王一听大司寇都来了,便让魏齐准备明日的召见。

以上就是魏齐连夜跑来馆舍跟我和赵奢说的版本。

翌日一早,来传见的寺人只召了赵奢,没有提到我的名字。我也懒得去,正好在家继续教小朋友。等赵奢回来的时候,带了黄金一镒,彩缎一匹。

不过他好像并不高兴。

魏齐跟他前后脚进来,于是我从魏齐嘴里知道了整个召见过程。

魏王遫见了赵奢之后,觉得赵奢相貌堂堂,果然是个贤人,便问了一些内史的工作内容。赵奢对答如流,到底是他的老本行。魏王遫问完了富国,顺理成章又问起了强兵。赵奢不是一个兵法理论家,实际上他现在也没有军旅经验,所以答得不是很合魏王遫的口味,否则赏赐会更加丰厚。

赵奢不是个不知足的人,让他不爽的缘故是魏王遫对我的侮辱。知道自己没有完美答题之后,赵奢顺势推荐了我,谁知魏王遫冷哼一声,说:「身为大司寇,居然沦为弃臣,连自己的眼睛都瞎了,一个残废有什么好见的?听说他只是个稚子,看来赵雍也是年老昏聩了。」

这才是让赵奢十分不爽的根源所在。这位新王非但侮辱了他的朋友,还侮辱了他敬重的君主,就算再多给点黄金彩缎也不可能留住赵奢离开魏国的信念了。

赵奢之所以不马上走,主要还是打定不了主意去哪里。

星火燎原 第5章 第八十八章 破茧而出(一)

赵奢没想过要去韩国。虽然同属三晋,但是赵人只喜欢韩国的女人。楚国是外国人的禁地,秦国是自由灵魂的枯冢,宋国……正是那位霸占臣下妻子的「桀宋」当国,想想他自己老婆还有些姿色,去哪里也不能去那儿呀!剩下的大国中只有齐国和燕国了。

我虽然建议他去燕国,但是齐国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水平比燕国要高出许多,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所有人都觉得齐国更安全。

庞然大物一般的齐国,除了被自己权臣谋篡了之外,从未被外国攻入国都。管仲辅佐桓公小白称霸之后,齐国就一直保持着这股霸者之威,使人不敢小觑。燕国就不谈了,十几年前发生了脑残的禅位事件,结果被齐国人趁火打劫,连国宝都被运到了临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