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伏勿用 第14章 第一六五章 司徒(三)
臣下求见,必须同时报告因为何事,拟将何时,是否需要王上当场作出决断,同时陪见的随从陪臣都有谁……种种繁琐的细节一起放在赵王的筵几上,然后由他决定见谁不见谁,大概见多久。
所以,问出「此来何事」,显然是一种故作矜持的姿态。
如果连瑞说:没事,就是来探望您。
场面一定会十分喜感。
不过算了,不要挑战肉食者的耐心,并不是每只老虎的虎鬚都可以拔一拔的。
「臣得了一粒随侯珠,光彩四溢,夜晚时候更能放出日光。窃以为此等国宝,不当藏于私室,特进献大王。」连瑞道。
赵何双眼圆睁,欣喜道:「哦!新城君忠义之德,真是昭昭如日啊!且取来寡人一观。」
连瑞望向我。
我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赵何身边的随侍走下陛阶,在我面前站定,恭谨地探出双手,将头埋入臂弯。我没有放在他手上,长坐道:「大王,臣倒是以为不当进献。」
「哦?先生以为何如?」赵何一点都没有发火的意思。当然也不出我料。这孩子早就展现过他的自信和从容,所以自控能力一定不弱。
「进献珠宝给君主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啊。」我感嘆道,「当年卞和得玉,献于楚厉王,被视作石头,刖去了左脚。后来又献于楚武王,再次被视作欺君,刖去了右脚。如今寡君进献随珠于大王陛下,臣不知其祸也!」
「先生此何言!」赵何这次真的有些动怒了,年轻人嘛,血气方刚,也是理所当然的。「寡人岂是那等昏君暴君么!」他急道。
「楚王也不曾以为自己的是残暴之君。」我平和道,「他们真是因为被愤怒被卞和欺骗么?」
赵何冷静了些,问道:「那是为何?」
熊猫小说网我直接将矛盾旁引,赵何一下子就开怀了。
「寡人身边没有这等小人,寡人也不会听信小人的挑唆。」所有君王其实都是这样想的,这也铸就了他们的悲剧。唯一逃过这个宿命的君王大概只有清朝那些满族皇帝,他们吸取历史教训,把所有人都视作卑鄙小人,坚持做到「不尊重,不信任,不给好脸」的「三不」原则,只有表现极好的忠犬才允许他们自称一声「奴才」,那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我摇了摇头,道:「臣听说宦者令缪贤深谙珠玉之道,请大王传他来先行验过此珠。若不配进于大王,臣不得不死谏寡君,收回此珠。」
「何至于此!即便此珠并非国宝,寡人也会感念新城君厚爱,怎会做出那等无道之事?」赵何略一犹豫道,「不过寡人倒是不知道宦者令还善相玉之道,左右,传宦者令!」
很快,缪贤就小步急趋拜门而入。
「缪贤,寡人听说你善相玉之道?」赵何开门见山道。
「这个……这个……臣只是略懂一些皮毛。」缪贤的神情很有意思,好像想认不敢认。
他既然能弄到和氏璧,对于这方面多少也得有些认识吧。
「可为寡人品相新城君进献的随侯珠。」赵何挥了挥手。
缪贤转身朝新城君拜了一拜,方才走过来。我捧出锦盒,弹开盒盖,露出里面的夜明珠。缪贤脸上露出了惊异和贪婪混杂一处的表情,伸手就要去拿那珠子。我往后一缩,笑道:「宦者令请看。」说罢,我用广袖一遮,让珠子闪射出一层毫光。
「果然是好珠!」缪贤大声赞嘆道,「新城君竟然将如此国宝献于我王,可见忠贞。」
「宦者令谬赞了,」我道,「这与和氏璧相比,恐怕也不过是太阳之下的米粒罢了。」
缪贤明显颤抖了一下。
「臣始终以为,只有和氏璧那种天下至宝,方才应当进献公室。」我摇头道。
「先生何过谦也!」赵何笑了,因为他看到缪贤已经拿了随珠上去献给他了吧。
在一番惊嘆之后,赵何果然接过话题道:「此珠已经如此神妙,不知和氏璧又当如何。」
我等的就是你这么问,当下道:「臣听说,和氏璧乃是天赐之玉,非凡品所能比拟。得此玉者,必受天命。当年臣师在深山之中,听闻仙人论玉,其中有一仙人曰:得和氏之璧者,受命于天,既寿且昌!」
「哦?楚王自得此玉至今也有百余年了吧,怎么反倒连旧都都丢了呢?」赵何不信。
「若从楚文王即位那年算起,已经四百年了。」我首先纠正了他的错误,「此玉既然是天赐之玉,必然也只有天命之主才能得享。其他人,不过是此玉借为转手的阶梯罢了。」
「哦?谁当为天命之主呢?」赵何来了兴趣,「此玉现在又在何处?」
我道:「臣夜观天象,紫微应于昴毕,正是我赵国的分野。」
古人……哦,不,其实是今人!差不多就是师父那代人中,天文学从史家的内院走向了大众。这些人将数百年的观测记录汇聚成图,排定了十二星次,二十八宿,并且将天上的二十八宿对应地上诸侯列国,称之为分野。
垂沙之战楚国的主将唐昧就以善天文闻名,稷下还有楚人甘德的《天文星占》和魏人石申的《天文》,都还算是新书。
「所以我赵国是天命之主!」赵何激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