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步兵想魏武卒那么变态,身上穿三重甲,备长中短三种武器,还要背三天的口粮,主要训练长途行军和短途冲刺。简直就是人形坦克车!所以吴起不得好死,做得实在太逆天了。七十六仗全胜,简直比开外挂还牛!
我很庆幸这个严重影响世界平衡的兵种已经退化了。
不过战壕依旧会在战场上出现,因为骑兵出现了。
现在的骑兵主要是偷袭、劫粮道、骚扰侧翼。更多是以斥候的形式存在。除了赵国,还没有一个国家将骑兵独立成军的。秦国人倒是重视骑兵,但他们是将骑兵视作「骑马赶到战略地点的步兵」。
而现在,我要让战壕这种历史悠久的战场贵宾再次辉煌起来——用来躲避箭雨。
秦军的箭阵的确会带来不小的杀伤,但是绝没有电影里的那么可怕。对于这些青铜箭簇的杀伤力我并不怀疑,但是密度和射击频率才是战场上更重要的东西。
只要躲过了两军尚未混战时候的第一波箭雨,就可以算是有一个不错的开局。这也是因为山东六国的士气实在太差,战损还未达到十分之一的时候阵线就会崩溃。一旦奔溃就会成为单方面的屠杀,然后更多的人跪地投降。
挖两道战壕,让前锋部队能够躲一下,对于整体的士气都有极大帮助。
挖战壕还有一个重要却不能说的缘故: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些士兵闲着。
说起弓弩,我们这边其实并不弱。
韩国的弩箭在列国中属于领先地位,制作工艺精巧让人赞嘆。我原本对于韩国弓箭手抱有极大的期望,真的见识过之后才明白精品和军品之间的差距……简直是天壤云泥之别。
根据从被俘秦军细作身上拷问出来的情报,秦军那边也比我们好不了多少。我特意让人拿了一具弩机给那些秦兵看,他们都很茫然地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因为在他们看来都差不多。
这样的话,我就放心了。就算秦弩比我们这边强一些,我也不怕。因为在主要靠抛射的战场上,弩的作用远小于弓。从弓而论,韩魏用的弓比秦弓更大些,因为韩魏的弓从未引用到马背上。而秦国人已经接受了骑射一体思想,制作的弓为了应付马背使用,尺寸都有缩减。
其后我有对照了戈、戟、剑等常用兵器,结果都是不分伯仲。可见之前对秦国军队的判断还是靠谱的,人家完全是依靠纪律和士气取胜,并没有开万箭齐发的外挂。
当联军开始在预设战场上挖掘工事的时候,真正的肉戏总算上演了!
联军上去挖坑,秦军肯定要放一拨人出来捣乱。联军当然不可能是专心挖坑,原本就等着他们来捣乱……于是就在中间打上一小仗。有时候会有人受伤,有时候互相对峙一下也就都散了,很少有人直接死在那儿的,谁都知道现在只是热身。
秦兵是客兵,我们主兵可以休息,但是他们一旦休息就会降低士气。而且十几万人聚在一起,卫生都很成问题。马上就要进入深秋了,按照当地人说的,十月过半之后还要下几场雨,估计这么一来,秦兵的士气还得更低落一些。
眼看秦军已经不再阻止我们挖战壕了,我建议公孙喜开始找派人去秦军大营对岸选择地方筑坝。白起为了防止自己分兵两个大营,所以选择了伊水东,对于西岸只设立了一些瞭哨,布置的人并不多。韩人筑坝的消息当然瞒不过白起,反正我也没指望一条进入枯水期的河流还能淹了他的大营。我的目的只是调动一下守军的积极性,让秦军疲于应对而已。
真正的杀手锏在新城到白起大营之间的这条不过二十里路的平原地带,不知凡几的韩国人都加入了游击队,参与袭击秦国车队。他们已经总结了不少实用的战法,比如派人吸引秦军,等秦军追赶的时候另一波人去扛粮食。后来廉颇也参与进来,以盗匪的身份公开在新城附近活动,有一次甚至引出了两千新城驻军。
当我听说有不少民众都开始跟踪廉颇他们,为的就是廉颇杀完人之后他们可以捡粮食,心情复杂程度是难以言喻的。
廉颇就不知道扩编么!五百人起码可以安全地扩编到七百人吧,育训于战,效果肯定不会差!
暗驭手很快就给我带回了廉颇的消息,他表示已经在难民中选拔青壮加以训练了,希望能够得到城中的支援。
这个太容易了。城中本就有存粮,让共济会的几个大户凑一凑,打着犒劳前线秦军的名头运送出城,到了指定地点刚好被「劫」就行了。秦军对于自己后勤线不稳想必也很恼火,连下了几场秋雨之后,白起有些急躁了。
「可以让魏无忌给点压力了。」我对庞煖道。
庞煖不动声色,外面传来了一声枝叶晃动的声音。庞煖缓缓道:「他去了。」
徐劫对于我编练的这支力量十分好奇,我当然不肯托盘而出,只是跟他说有这么回事,让他看着就行了。现在的暗驭手距离我的需求还太远,只是让我聊以自慰的小组织。
在天枢、天璇之后,我还要整编越女社,使之彻底成为我的天权堂。廉颇的军队组成开阳军。
天权是文曲星,给越女社这个负责情报收集的组织正合适。开阳是武曲星,作为我的主力军倒也合适。
我从赵国逃出来的时候,几乎已经是丧家之犬,没想到现在不到一年的功夫,又有了起色。其中的机缘真可以说是受到了上天的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