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页

我亲自出征?

这个问题倒也不是不行……就是泮宫那边有些麻烦,刚开学祭酒就突然离开那么久。

我望向徐劫,徐劫也知道我在考虑将帅的问题,面露无奈道:「我帮你顶一阵吧。」

「那好,赵子还是回代郡,咱们的计划不能拖延。」我顿时生出一股豪情,「田子还请主持讲武堂之事。援宋伐齐之事,由我亲自执麾。」

「狐子,」田章突然道,「此番援宋伐齐用兵即便没有三十万,也有二十万,你从未上过战阵,能行么?」

居然被鄙视了……

「老将军放心,我只是坐镇中军,协调诸部,至于厮杀攻城,那是将军们的事。」我道。

「善,请恕老夫失言之罪。」田章拜道。

我要的就是这样敢直言我短处和错误的幕僚啊!可惜田章的地位实在太高了。

熊猫小说网我笑道,「不过我有廉颇为先锋,他随赵子出征多年,可当此任。」

赵奢颌首,表示认同。

踔厉风发 第22章 第二四九 先打了再说(二)

中军自然是我自己率领,人数不用太多,三万人足矣。到时候腾卫、袁晗可试以千夫之长,其他将领也可以从赵室将门之中选取。

后军将的人选,我有心用牛翦。

这位老将军当年随赵雍七伐中山,一直是车骑将,属于冲锋不落人后的猛将。我要设人在平邑据守高唐兵,正好需要他的经验丰富,以攻代守。而且平邑附近的平原地貌,适合战车展开。

至于其他下面的千百夫长官,自然有人充当。现在的战争已经越来越专业了,专职武将还没正式出现,但是武将门下的确有更多的军事人才。让一个遽然而起的文士领兵,他可能连哪里扎营都不知道。比如那个可怜的蔺相如,也是带兵出征,毫无战果而归。

部队运动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啊!

我知道自己不行,所以一定会找那些行的人帮我干。

除了军事人才,我还需要大量的文字幕僚,处理往来沟通,确保信息通畅。这些人在战后必然能够获得嘉奖,说不定还有人能够崭露头角成为名将。谁知道历史长河里的人才到底被淹没了多少呢。

这时候,就能看出势力了。

贾氏和仇氏是必须的,他们已经鲜明地打上了狐氏的标籤。如果我失败了,他们只能无奈的在贵族圈的底层徘徊,最终被挤压出去。如果我飞腾了,他们自然可以扬眉吐气,甚至傲笑朝堂。

「明公,从法官之中调人可以么?」仇允问道。

我要的可都是精英人才,不是私兵、奴隶。即便是豪门大族,也不可能随便就拉出来一帮。这点上的确是受限制于人口了,让人无比无奈。

「可。」我道,「先把这仗打了,日后有军功在身可以方便晋身。」

仇允贾政都是我的铁桿支持者,从我关注秦律,他们就应该收到了信号。秦律是日后赵法的发展方向,而秦律的精髓就是鼓励耕战。

「夫子,」贾政道,「我贾氏人丁微薄,但请以旁支小宗一併随行,可否?」

「只要识字就行。」我需要大量的书记官,仗不能打完就算了,必须每天都有记录。如果可以的话,我甚至想把书记派放到伯长一级,每天日记必须书记和伯长籤押。

「凡是随我出征的,日后必有前途。」我道,「但是胆敢不服军令的,我也不会饶他。犯了军法,谁都逃不过斧钺之刑。你们回去挑选门人,凡是有怨气的,性子刁顽不服管教的,都别送来。」

「岂敢。」两人拜倒,「军中自然闻军法行事。」

送走了贾政仇允之后,皋氏也闻讯前来,愿意派出子弟。我同样告诫一番,让他回去录写名册。现在我能靠得住的氏族也就只有这三家,如果把消息透露出去,或许还有人会来投靠,不过在那以前,得先徵询赵王的意见,他才是最大的老闆。

我求见赵何之后,将一应关系利害说了个清楚,赵何也被我说得心头痒痒。他即位之后还没有过开疆拓土的功勋,对于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此番就出兵三十万!」赵何此刻倒是颇有乃父赵雍的气魄,「有劳先生了!」

「先王创业未半而中道薨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贞之士忘身于外,此皆大王得以兴霸天下之资。如今得此良机,正是开疆拓土,封赏国士之时。」我道。

「寡人明白先生的意思。」赵何一笑,「先生是怕寡人听了王后的话,不肯攻伐姻亲之邦吧。先生多虑了。齐国将女儿嫁给我,本来就是因为我赵国强盛。若是寡人因为一个女子而放弃让赵国强盛的机会,又如何让齐国看寡人?不过先生,寡人还有事不明。」

「大王请指教。」

「若是我们发兵打齐国去了,秦国在咱们身后动手,该当如何?」赵何这个问题倒是让我很意外。

感觉自己还是小看他了。

真是不好!

「秦国正在休养生息,恢复实力,等闲不会来招惹我们。」我对赵何道,「而且这次,秦国也不会放过齐国。」

「敢问其详。」赵何一脸疑惑。

因为之前齐国相邦孟尝君田文出奔魏国,齐王任用秦人吕礼为相邦。这是齐国破除了与魏国的盟约,转而投向秦国的标志。结果后来齐王驱逐吕礼,召回孟尝君,听说最近又要拜相了,所以这是断绝秦国之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